第五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在现在这个时期。
  这位二皇兄的面子,说什么都是要给的。
  同为李世民的嫡子,长孙皇后所出。
  他在朝中的势力,也是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李承乾跟他相比,也只是占了名分上的大义罢了。
  看着李泰矫健的步伐,李恪的心中,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
  《资治通鉴》记载,魏王李泰肥胖如猪,行走坐卧,多为不便。
  每逢出行,都要由四名孔武有力的太监抬着坐辇。
  就连节日庆典,也是如此。
  可在李恪看来,这完全是夸张到没边的说法。
  一个身高正常的成年男子,体重还不到二百斤。
  无论怎么看,都称不上是肥胖如猪。
  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李泰一母同袍的弟弟,未来的高宗皇帝李治对他实在没有好感。
  所以才在后世的史书中,做出对他抹黑的举动。
  不过李治或许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几十年的时间。
  伟大的唐王朝,出了一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大美女。
  这位美女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百四十余。
  若放在后世,妥妥的胖妞一个。
  却把他的孙子,著名皇帝唐玄宗迷的神魂颠倒,还被后人冠以了四大美女的称号。
  历史的戏剧性,可见一斑。
  “对了皇兄,太子殿下可曾到场?”
  仿佛是想起了什么,李恪开口问道。
  “大哥嘛,我想他此刻还在抄书。”
  聊起这个话题,李泰也不掩饰脸上的笑意。
  “据说昨日他回到东宫,气的把书桌上的晋代彩窑瓶都给咋了。”
  “恪甚是惭愧。”
  “你惭愧什么?”李泰淡淡道,“身为储君,连《孟子》这种儒学经典都无法理解通透,父皇处罚他,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李恪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李泰与李承乾不合,这一点世人皆知。
  所以看到李承乾吃瘪时,他的心情自然十分愉悦。
  但李恪可不能跟着他来,朝中人多眼杂。
  若被人看见,汇报到李承乾那里去。
  后者说不定会认为他俩联手,到时候。
  羽翼丰满的李泰不会有什么影响,他这个小小的吴王,可就难受了。
  本来就还没有跟李承乾抗衡的资本,万一刺激的多了狗急跳墙,那他这吴王可就得提早下线了。
  “三弟,我们到了。”
  说话间,两人走进一间高耸的凉亭。
  凉亭内,三位身着宫装的妇人正端坐着。
  正是长孙皇后,殷妃和李恪的母亲杨妃。
  在他们身旁,几名身穿各式长裙的少女伏案而立,不知在写些什么。
  “儿臣见过母后。”
  “见过皇后娘娘。”
  两人走到庭中,恭敬下拜。
  “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长孙皇后倒是如历史中记载的那般,温婉贤淑。
  见两人站好,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对李恪说道。
  “这便是恪儿吧,自你搬进吴王府以后,便未曾见过了。没想到,现如今也出落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皇后娘娘谬赞了。”
  李恪闻言顿首。
  “都是一家人,你称我一声姨母便好。”
  长孙皇后笑呵呵的道。
  “是。”
  李恪点了点头。
  两世为人,场面话跟客套话他还是能够听得出来的。
  他敢肯定,若是真顺着长孙皇后的话叫她姨母。
  明天李世民的案几上,定会摆满了中书省弹劾他不懂礼法的奏折。
  至于罪状,少说也得有二十条。
  “你就是李恪?”
  一名少女突然抬起头,走到李恪面前。
  “听说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正好今日我们举行诗会,你便以‘咏月’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高阳,不得无礼。”
  长孙皇后嗔怒道。
  卧槽!
  李恪面色不变,心中的警铃,却在疯狂敲响。
  上一世还是历史老师的时候,他就做过一道课题。
  若穿越到唐朝贞观时期,那几个人是不可轻易招惹的?
  很显然,这位少女就位列其中,而且名字高高在上。
  私通玄奘法师的高徒辩机,联合薛万彻等人造反……唐初有名的大事件,她都能粘上关系。
  甚至历史上的李恪被冤杀,也有此人的原因在里面。
  若不是长孙皇后还在上面看着,李恪觉得自己恐怕会脸都不要,拔腿就跑。
  “高阳妹妹……恪才疏学浅,恕难从命了。”
  李恪决定怂一下,这会确实不是硬碰硬的时候。
  “怎么,在父皇寿宴上那么英雄,到这里就变狗熊了?”
  高阳公主皱了皱眉头,很是不满的样子。
  李恪不太明白为什么她会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敌意,大姨妈来了?
  “自上次萧师被处罚之后,王师也收到提醒,把课业量加大了一倍。”
  李泰俯在李恪耳边,小声说道。
  “高阳一向不喜课业,私下里估计把账都算在你的头上了。”
  “……”
  李恪顿时无语凝噎。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躺着也中枪?
  “不如……恪儿,你就作一首吧。”
  长孙皇后旁边,杨妃犹豫说道。
  李恪抬眼望去,发现容颜渐去,鬓角已有几分花白的女子。
  正微微躬着身,以一种极为希冀的眼神看着他。
  作为一名胡女,她在朝中的这些年,过的向来都不怎么舒心。
  都说李二是一位好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从来不是一名好的枕边人。
  杨妃不似别的贵妃那样,可以联络朝中官员,建立自己的势力。
  只能将全部心力都灌注在李恪身上。
  都说母凭子贵,昨日李恪的强势辩言,让杨妃好好的风光了一次,于是连带的今天也对李恪产生了些期待。
  看到杨妃投过来的目光,李恪心中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或许,自己既然成为了李恪,那便也应该对自己的身份负责,让真正关心自己的母妃开心。
  于是,李恪走上前去平静的说道:“既然母后想看,那恪就献丑了。”
  李恪笑了笑,来到一张桌前。
  “这位妹妹,可否将你的文房四宝借给我啊?”
  “晋阳乖,到母后这边来。”
  上面的长孙皇后拍了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