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子远庖厨
  “够了。”
  李世民挥了挥手,内心满是失望,兄弟两个加一块凑不出来半个脑子!
  难道是他没教好吗?君子当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点道理都不懂?
  李世民还没老,还不是这些皇子争斗的时候!
  “传中书省拟旨,吴王李恪……”
  “吴王殿下到——”
  殿外,突然传来太监尖利的声音。
  李世民轻叹一口气,道。
  “宣吧。”
  不多时,李恪双手端着一个瓦罐般的东西走了上来。
  “吴王殿下,你可知罪?”
  没等他站稳,长孙无忌就站了出来,对着他大声问道。
  “辅机大人,你这话说的,我可就听不懂了。”
  李恪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
  “本殿,何罪之有啊?”
  “吴王殿下,你莫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长孙无忌冷笑道。
  “陛下身为大唐天子,同时又是你的父亲,连他的寿宴你都不愿参加,这不是不忠不孝是什么?”
  “辅机大人,我想你是误会了。”
  李恪摇了摇头。
  “本殿并非是不愿参加父皇的寿宴,而是在准备贺礼的过程中多花了一些时间罢了。”
  说着,李恪打开了瓦罐的盖子。
  一股浓郁的香气,从当中飘了出来。
  霎时间,整个甘露殿内,都回荡着现代工业所烹制出来的肉香。
  “这就是你为父皇准备的礼物?”
  李承乾捂着嘴巴,差点没笑出声。
  “三弟啊,我说你要找理由,也找个像样一点的吧,就这么久一盆菜,能花多长时间?再说了,父皇过寿,你就送这个,多少有些不合适吧。”
  “此菜名为红烧肉,乃用文火烹煮,慢炖三个时辰……最后辅以调料,烹制而成。”
  李恪没有理会李承乾的嘲讽,直接向前一步,将红烧肉递到李世民的面前。
  “请父皇品鉴。”
  “礼物不在大小,既然是你的孝心,那朕便来尝尝。”
  李世民笑了笑,示意总管太监王蒙接过瓦罐。
  后者取来一双白玉雕成的筷子,将一块红烧肉放在嘴里。
  帝王之家,规矩繁多。
  能到李世民嘴里的东西,皆需要经历极为复杂的工序。
  出菜之后,厨子要先吃一口,然后就是皇帝的贴身内监。
  等到确认菜品没有问题之后,李世民才会亲自享用。
  “王蒙?”
  众人等了许久,见王蒙迟迟没有反应,李世民皱起眉头,不就是口菜吗,没出息!
  “啊……老奴神游天外,请陛下恕罪!”
  王蒙这才反应过来,对着李世民鞠躬道。
  “此物味道如何?”
  李世民没理会他的请罪,问话直截了当。
  “此物……甚是鲜美。”
  王蒙砸了咂嘴,似乎是在回味。
  “老奴侍奉陛下二十余年,还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菜肴。”
  “哦?既然如此,快呈上来。”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要知道,王蒙可是从秦王时期就跟随他的老臣了。
  可以说,他吃过的东西,王蒙基本都不落。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想必菜的味道,肯定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一块肉入口,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满足的神色。
  “此菜……乃是用什么食材烹制的啊?”
  他放下筷子,对着李恪问道。
  “回父皇,用的是猪……豚肉。”
  李恪挠了挠头,差点忘了,唐朝还没有猪这种叫法,一概用豚来代替。
  “豚肉,三弟,你居然给父皇吃这种东西?”
  李承乾站了出来,指着李恪的鼻子说道。
  “豚乃是肮脏下贱之牲畜,稍微有点身份的士大夫都不愿意吃它,你给父皇做这个,是何居心?”
  李恪面色诧异:“下贱牲畜?什么时候牲畜还分三六九等了?”
  “大哥,你听过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吗?如果这所谓的下贱牲畜能做成菜肴,而且还是父皇吃了都亲口夸赞的菜肴,会不会有一大堆达官贵人争相效仿?”
  “有钱人吃豚肉多了,豚的价钱必然上涨,到时候养豚的百姓还能多赚一笔,还能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养豚。”
  “养豚的老百姓多了,卖了豚有钱了,就能不挨饿受冻,而这些只需要父皇吃一口豚肉,夸赞两句,就能换到大片百姓的吃饱穿暖,不好吗?”
  李恪的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李世民面色古井无波,但实际上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小子……看问题的方式很奇特啊!
  而且肯为百姓着想,如果他是储君……
  李世民看了一眼满脸不忿的李承乾,内心无奈叹息。
  大号算是练废了……
  “恪儿说的没错,豚与牛、羊二者同为牲畜,并无身份上的差别,若能将此廉价之物做成菜肴,也算是大功一件。”
  “可是……父皇,亚圣还言,君子远疱厨。”
  李承乾涨红了脸,坚定反驳道。
  一旁的长孙无忌闻言,顿时暗暗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实在是太愚蠢了。
  若是想找李恪的麻烦,大可以咬住他不赴宴的事情不放。
  陛下即使有心庇护,也必然会依照礼法规矩做出处罚。
  但不去想问题的关键,却在这里跟一盘菜过不去。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十分的不明智。
  更何况,君子远疱厨,可不是这么用的啊……
  果然,在听到李承乾的狡辩之后。
  李恪的脸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宣王仁慈,同情心泛滥,所以亚圣用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来点明他的过失。”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君子就应该远离厨房。”
  “当今天下,大唐在父皇的带领下,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父皇对自己治下的子民宽仁,但对于敢侵犯我大唐雄威的敌人,同样毫不留情。”
  “父皇的功绩可镇千秋,大唐的荣光可延万古。”
  “所以即使是亚圣在这里,在面对父皇时,也不会说出君子远疱厨这种话了。”
  “长孙大人,我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