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家(科举) 第3节
  “好,你们先回去,等明儿我带你弟弟跟你叔叔一起过去瞧瞧,你叔叔如今人在外头不知在哪里,晚间没给他留饭,想是一时也回不来。有什么事儿,你只管叫笙歌来回话,一切还有你叔叔婶子呢。”
  “哎。”云舒点头应了,于是从婶子房里退出来,去找顾云安跟顾笙歌回家。
  云舒于是带着妹子往西厢房处走,里头云安正在学习,堂弟云佩学着先生的样儿正在教笙歌读书。
  笙歌不是亲生的,又算是家里的仆人,没有闲钱给他读书,但是云舒的父亲就是秀才,他身子好那会儿是带着他们几个在家一起学习的。
  顾英礼那会儿闲在家里也不用出去赚收益,有个秀才功名也算不辱没祖宗了,又怕外头教书先生不照着他想要教的启蒙书教儿子,于是就在家一心带孩子们启蒙。
  后来顾老爷身子不大好,家里就让云舒跟云安花钱上学读书,回来他们就带着笙歌一起学。
  笙歌的学问不如他们几个正经上学的,但是也识字,简单的《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启蒙类书上的字他都会读,这个朝代早,并没有《三字经》。
  学了这些启蒙的书,讲解吃透的话,就懂简单的押韵,也能简单地作诗了。
  “安哥儿、笙歌。”云舒走进去,跟他们打招呼。
  他们家原是大族,就是落魄了这规矩也都在,家里都敬兄长。弟弟们跟云舒平时里玩得好,但见到云舒时,也是恭恭敬敬的。
  “大哥。”云安跟云佩见到哥哥,都站起来垂着手恭恭敬敬打招呼。
  笙歌也是从桌上站起来,叫着:“大爷。”
  云舒点点头,说道:“佩哥儿你坐着继续学吧,安哥儿你们跟我回家一趟。”
  云安年纪小,心思也不细腻,不知是家里出了事情,只问云舒道:“回去做什么?晚间还回来吗?”
  “或许过两天回来,不用拿什么东西,只回家一趟,也叫你们看看爹。”
  “我爹怎么了?”云安一听这话,感觉到了些什么。
  “没怎么,回去就知道了。”云舒怕这会儿子小孩儿知道了事实要哭闹,他可没什么哄小孩儿的经验,所以将话说得暧昧不明。
  云安闻言,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乖乖巧巧都收拾了些自己的东西,然后就跟笙歌一起回去了。
  云佩跟他们相处惯了,一时间见小伙伴要走,还闹着要一起走。
  田氏看不过去,说了两句,云佩惧怕母亲,这才不敢闹了。
  田氏见外头下雨,便使唤笙歌去拿伞。
  “外面下着雨,笙歌去我屋里拿两把伞再走。”
  笙歌应了一声,便往田氏屋里去了。
  云舒让弟弟妹妹接过了从笙歌手里递来的伞,谢过了婶子,这才带着俩萝卜头和笙歌一起回家去。
  路上还去买了二十斤米,配上些粗粮野菜,够他们一家十来天的吃食,如今世道好,米不贵,也花不了多少钱。
  等置办好今晚可下锅的东西,一路回到家里。云舒让几个小的先去屋里见过父母,自己跟笙歌两个将买来的米跟菜放到厨房里。
  放好了东西,云舒才带着笙歌一同进屋。
  将镯子换来的钱拿给林氏,林氏双手接过了钱,拿了帕子把银子跟零散的钱包了,又让云舒到他父亲跟前,自己则去做饭。
  云舒想着以顾爹的情况,便是放到现代也未必有得医治,就是无力回天。
  如今儿女在侧,都过去陪伴,至少能有个安慰,因此听话地到了顾爹跟前守着。
  顾爹的眼睛不停往上翻着,对云舒他们说道:“我浑身疼得难受......想人说......读书可治百病......你们......读书......我听。”
  云舒闻言,便对着几个弟弟妹妹们说道:“来,咱们背《千字文》。”
  于是开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地背了起来。
  直到“指薪修祜,永绥吉劭”时,顾爹便翻着白眼,浑身颤起来。
  “爹!”云舒皱眉,走到顾爹身边握住了他的手。
  “我......不孝......云舒,我儿,我儿,要兴家!”说完手一松,死了过去。
  顾淼被吓着了,顿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顾云安跟笙歌都呆愣在那里,还是笙歌动作快,很快就捂住了顾淼眼睛,带着她到屋外去。
  顾云安呆愣愣地看着已经去了的父亲,转眼又看看蹙眉冷静的哥哥,一时间不知道什么动作,不痛不痒,但只觉自己应该悲伤。
  他弱声叫了云舒一句:“哥。”
  云舒顾及不到他,只是对他说了一声:“不怕。”
  随即,小跑着准备去厨房找母亲。
  林氏已经听到了顾淼的声音,闻声赶来却已经晚了。
  林氏只不过是当下只识得了些字的女人,前半生都在生儿育女,一辈子都是倚仗丈夫生活的,这会儿顾爹去世,林氏顿时感觉天都塌了一半。
  见丈夫躺在床榻上,已经没有了呼吸起伏,林氏大叫了出来:“老爷!”
  雷声应景,“轰隆隆”自天空拍下来,顾家顿时一片凄凉。
  外头的红灯笼换了白,云舒他们身上换了白腰带。
  薄薄的一副棺材,是顾老爷在感觉自己身体越发不好之后早就准备好了的。
  林氏守寡哭得已经晕过去,云舒跟笙歌一起将顾老爷料理干净换上了寿衣。
  叔叔顾英磐跟婶子就来了,听说顾爹已经去了,本文由疼训群八依寺叭衣留就六三整理,人工帮找全网独家文身为弟弟跟弟妹,一家子人果然情感亲密,哭得十分真实。
  云舒才来就碰上顾爹去世,心里多少有些难受,不过并不如他们那般悲痛。
  要说伤心,他更多想的是这么一家子,小的这么小,大的又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女人,就是将眼睛给看瞎了也没办法绣出养活一家人的刺绣。
  而他自己本人又是这么个年纪,出去做工人家不要,摆弄文墨只怕这个年纪这么点儿本事,想也不会有很多钱能挣到,到时候要怎么养得起?
  莫非真的要将家中的孤本卖了?
  只是顾爹去世前都不忍卖书,这些书本的价值在顾老爷看来,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
  这毕竟是顾爹的遗产,不到万不得已穷到等米下锅,还是不要卖了吧。
  云舒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文人傲骨,不过都是十年寒窗读出来的,他想,懂得些道理的人心中多少有清高的成分。
  将书卖给那些财主土豪,人家未必珍惜,没得糟蹋了书本。
  这书,暂时还是不要卖了。
  亲人们见过顾老爷最后一面,将人放进棺材。三日起经,七日发引,顾老爷去后,一应后事叔叔帮衬了许多。
  请了僧人道士的钱,家里实在难拿出来,最后还是顾英磐解了燃眉之急。
  来吊唁的还有顾家已经嫁出去的姐姐,二十来岁,才刚生了女儿,小孩儿没带过来,只是跟姐夫一起过来了。
  他姐夫是个秀才,如今已经有个馆坐着,为人还是很柔和礼貌的。
  就是姐夫父母的思想是现在很常见的封建,姐姐二十岁了,姐夫年纪更大,但是姐姐还没有生个儿子,因此婆家经常拿姐姐撒气,只因她未生儿子,所以姐姐一回娘家就跟林氏哭作了一团。
  云舒一开始不知道她的困境,还是在母女聊天的时候旁听着的。
  好在姐夫人还好,并没有催着姐姐,这是姐姐亲口说的。
  云舒想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要顺遂实在难得,现在的女人能够找到一个好丈夫就已经很好了,云舒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家婆媳关系处不好,就让姐姐合离回家。
  就他们顾家现在这么个情况,回来了他们也养不起。因此只能由着她们母女哭了,好歹回了娘家一趟能够将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
  况且父亲离世,她合该哭的。
  第4章
  顾老爷发引那日,林氏哭得了不得。
  好在祖坟近,要不然云舒感觉都得给她弄个轿子,否则她哭晕过去还得找人扶。
  林氏也不好意思占人家的,丧礼办完,云舒的叔叔和婶子要离开时,林氏对二人说道:“多偏了你们的,我们拮据,将来有了钱一定归还的。”
  顾英磐便眉目一蹙,正经说道:“再不要提这个!当初我糊涂,哥哥为我废了多少心思,公中替我还了多少债务?那会儿哥哥嫂子不跟我算,嫂子现在反而跟我算了?”
  连云舒的婶子也说道:“就是,嫂子,咱们一家人算这个岂不生分?”
  二人说到这里,林氏才不再理论,将来好了自然回报了,如今穷困,说什么还不还的,她自己也说不准。
  顾老爷生前是个豪爽人,虽然当初落难并没有那么多人伸出援手,死后来送一程的人却也挺多。
  对此,云舒倒是觉得有些许的安慰。
  云舒原是不怎么能理解,华夏文明为什么在人死后要弄得这么麻烦,又要僧道周全,又要哭丧,还得摆席吃酒。
  后来在送走顾老爷后,云舒明显看到家里的人情绪逐渐变好,这才对这一送丧仪式有了了解。
  人死后有个送走的仪式,好好跟去了的人做个告别,这样活着的人才能继续走接下来的路。
  送走了顾爹后,云舒就开始考虑起要不要去找份工作。
  原主的记忆他还是有那么些的,写字读书基本没什么问题,要不然去摆摊帮人写信,或是找找看有没有哪家书店需要,去帮人抄书什么的。
  这些不过是润笔的费用,多赚钱肯定是做不到,但怎么也能糊口,等家里其他孩子长大了也能自己谋生便好了。
  真不行送家里弟弟去做学徒,学一门本事也好。ħʟಽy
  云舒的想法是显而易见的,学习读书是不成了,家里的男儿都不能再继续学了。
  现在若还要供谁读书,那未免有些痴人说梦。
  正在他纠结的时候,笙歌忽然来叫,让他去林氏那里一趟,说是林氏找他。
  云舒便走到家里大堂,眼见林氏已经坐在那里了,便准备跟她说说接下来自己的打算。
  谁想他话还没有出口,就见林氏已经动作起来,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布袋,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两贯用线串着的铜钱,还有一块零碎银子。
  云舒现在也差不多会认钱,光是目测,那银子大概也有二两左右。
  云舒见状,有些不解地问她:“母亲,你这是?”
  林氏一边摆弄着钱,一边对云舒说道:“你爹已经去了,家里几亩田不能丢,去掉税款也攒不下多少钱了,家里的书又不能卖,让你们就这么不读书了我也不忍心。”
  云舒蹙眉。即便林氏如此说,没有钱上不了学那也没办法不是?
  要真的这会儿咬咬牙上了学,将来要考个秀才便顶天了,毕竟要考更高的就又得上学又得要凑盘缠。
  而秀才读出来也不过是坐馆却无法做官,况且竞争激烈,何时能读出来都没有个定数。
  这样算来,又不知投资在学业上是否划算。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