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然抽着鼻子喝了口汤,最后实在受不了把汤剩下了。
  “哈哈哈~”
  两个侄儿指着赵然的鼻子大笑。
  “幺爸的鼻子好红哦~”
  赵小夏话刚一落音,就被赵大嫂拍了一巴掌。
  “不许没大没小。”
  “哦~”这下轮到赵小夏的眼睛红了。
  呜~妈妈打人好痛哦~
  “弟弟,快吃。”
  赵小华看弟弟快哭了的样子,把自己碗里剩下的一半煎鸡蛋夹给了弟弟。
  “谢谢哥哥。”
  赵小夏看到鸡蛋,立即就收回了快掉下来的眼泪。
  好家伙,这眼泪收放自如的速度比那些什么演员还要牛。
  对赵小夏这个吃货来说,不管年纪大小,只要难受一顿吃的就治愈了,如果还没好就再加一顿。
  “小华,这个给你。”
  赵然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了大侄子,他下午吃了不少煮的荷包蛋,所以晚上碗里的这个蛋他一直没吃。
  本来想着等下扔给他哥,现在看来给大侄子也行。至于煎鸡蛋上面沾的那点辣椒,还没有赵小华碗里的多。
  哎哟不想了,一想赵然就悲伤,连个娃儿都不如,岁数活狗肚子里去了。
  “谢谢小叔。”
  赵小华接过鸡蛋,跟赵然道谢。
  “没啥好谢的,赶紧吃吧!”
  赵然摸了摸大侄儿的头,虽然两个小子平时很皮,但是也懂事。
  “谢谢幺弟。”
  赵大嫂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明显了。
  虽然他对小叔子很满意,但是赵然要是个鼻孔朝天的话,她也会讨厌的。
  人啊,最不喜欢的就是白眼狼了,幸好她的小叔子并不是这样的人。看着自家两只皮猴子,再看看即使十九岁了还很乖的小叔子。
  不怪公婆最疼小叔子了,这样长得好、性格好、学习好的娃,换成是她也会疼到骨子里的。
  “嫂嫂?”
  赵然在家人吃完后,站起来帮忙收拾,赵大嫂明明吃完了,却一直扣着碗,赵然拿了两下都没有拿动。
  “哦哦,我来吧!然然,你陪两只皮猴子玩一下。”
  赵大嫂回过神见状赶紧阻止小叔子收拾碗筷,虽然在他们蜀省男人干家务是很正常的事,换成她男人赵大嫂都不会心疼一下。
  但是换成小叔子,赵大嫂就不乐意了,小叔子这么白净又乖巧的孩子,家务和他太不相配了。
  “起来,跟我一起去洗碗。”
  赵大嫂抢过碗,还踢了老公一脚。
  “哦~”
  昨天才结束工作回来休息两天的赵自一脸郁闷的跟在老婆大人的身后去烧水洗碗。虽然有天然气,但是乡下的柴火最不值钱,平时大多数都是烧水用,除了洗澡。
  “然然,别发呆,过来吃柑子。”
  赵妈妈招呼小儿子,晚上吃完饭就是电视时间,至于洗澡,蜀省冬天比较冷,大多数都是两天洗一次,不洗的时候简单擦一下就好了。
  赵然下午回来就洗过澡了,所以他拉着两个侄儿走到客厅,和父母坐在一起看电视。
  嗯~果然不出他所料,是抗日剧呢!
  他们蜀省,抗日剧是一轮接一轮,家里的老人还特别爱看,刷了一次又一次还不厌烦。
  好的,这很蜀省。
  赵然坐在沙发上,靠在沙发背上,把两个侄儿搂在怀里。
  “幺爸,以前的人真的这么惨吗?”
  好歹也是小学生了,爱国教育也学了两年,自然不会一点也不看懂电视里播的剧。
  “嗯,比这个还惨。”
  赵然跟两个侄子说起十四年对矮子的抗争,那时的人惨,人命在矮子的面前一点也不值钱。
  提到矮子,赵然就气得牙痒痒。
  到现在都不认错,还编造假的历史,拒不承认自己犯下的错。
  赵然每天一个愿望,让矮子那些坏蛋遭受天谴。
  “呜~幺爸,我和弟弟可以把压岁钱捐给他们吗?”
  看到那些穿着破破烂烂,又瘦又脏的小孩子,赵小华抱住幺爸的手臂哭了起来。
  “乖啊大娃,不哭了,里面是演的。真正的他们,应该已经在后世投胎,不再吃苦了。”
  赵然欣慰两个侄儿的善良,却还是跟他们讲清楚,电视是电视,真实的历史上他们都走了,捐再多钱也用不上了。
  “哇~”
  赵小夏大声地哭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但是他知道自己很伤心、很难过。
  “二娃也乖,幺爸在呢!”
  赵然拥着两个侄儿,哄完大的哄小的。
  而赵爸爸和赵妈妈全程围观,没有一个人出面帮他。
  当然,在赵然教导两个孙儿那段永远要铭记的历史时,他们也同样安静地看着。
  有些历史不该也不能忘记,有些人也要永远记得他们。
  赵大嫂和赵自听到儿子们的哭声,从厨房里探出了两个脑袋。
  见赵然抱着哄,立即缩了回去。
  弟弟在家帮助带娃,这是什么天选弟弟,这个时候就不要管娃哭不哭了,洗完碗他们就上楼,能跑多快就快多快。
  “好啦好啦~别哭了,乖啊~”
  赵然哄了十几分钟,才把两娃哄好。
  “小华和小夏睡着了?”
  又过了一会儿赵爸爸过来,看着两个趴在幺儿腿上的孙子,主动抱起了大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