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6)
  凉京城现在人口密度大增,也的确需要增加这样的人手了。
  当然,这事情就得凉京衙自己想办法了,莫少珩最多让自己培训出来的小货郎,给凉京衙的人培训培养。
  听说凉京衙将需求都提到六部去了。
  而六部:
  他们自己还缺人得不得了。
  各有各的忧愁。
  但就目前看来,这套规则的确缓解了凉京城中的混乱。
  站之有礼,行之有规。
  连以前时不时发生的马车撞人事件都少了好多。
  这样的变化,在一开始肯定还是有人不适应的。
  但等习惯之后,就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少了拥堵,少了事故,加快了速度。
  坏处就是,对新来凉京城的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
  但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不是。
  庞大的城池的运行,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规则来进行规范。
  莫少珩帮凉京衙敲定好交通规则后,就去忙他自己的了。
  今年是新的一年,凉京的丝绸,糖,酒,香水,盐,纸,书籍,等等一系列的商品的名声也传往诸国了。
  可以预料的是,诸国今年前来的商人,恐怕会多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现在刚好开春,正是商人行商最佳的时节。
  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大批商队就要来了。
  依靠原来的这些商品,吸引力肯定也是足够的。
  但,若是想让这种吸引力经久不衰,那么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有新奇的商品出现。
  这样能让诸国的商人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凉京。
  这样凉京才能成为天下商业的中心。
  所以,莫少珩在金殿上提醒朝廷,今年来凉京的商队会暴增,朝廷应该也加大产量。
  分析了一番,商品名声传出去后的结果。
  金殿上,众人:
  这个莫少珩,偏偏在朝廷组织的招聘会后才说此事,莫少珩招了大批的人,那么他们现在上哪招人去?
  没办法,估计还得加办一次招聘会。
  单独去招人,真没有开一场招聘会来得快捷,现在凉京的招聘会也有些名声了,早早的宣传好,定能吸引来不少人,比单独到处招人,花费的时间少,也方便得多。
  莫少珩自己跑去研究新的商品了。
  因为已经有这么多特色商品了,所以,新商品不在多,在足够吸引人,就像上一次的仅有的十二瓶酒,香水这种能被传为天下奇闻的东西。
  莫少珩又忙碌了起来,也变得神神秘秘了起来。
  一开始,南一天天跟着莫少珩身后跑。
  慢慢地,赵景澄等学生,也跟闻到了腥味的猫一样,屁颠屁颠的跟了过来。
  眼睛睁得跟铜铃一样,生怕错过了什么。
  莫少珩:
  得,正好给他们上上课。
  于是,凉京的百姓发现,莫少珩除了上朝和每天固定去勤政殿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是带着他的学生往城外跑。
  每天回来,都弄得沙尘扑扑的,一看身上就沾了不少细沙。
  这是在干什么?
  没事一整天玩沙子去了?
  别说他们,连南一他们都没看懂,虽然本子上记录了很多内容,比如什么沙子高温后会琉璃化。
  记录是记录起来了,但琉璃化是什么意思?
  因为从未见,所以哪怕连想象都是不能的。
  莫少珩现在在建火窑。
  让沙子琉璃化的温度在1300度到1600度。
  按理,用沙子烧制玻璃的工艺是十分简单的,但为何古时候却很难发现这门工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达不到。
  而要想达到温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燃料。
  第二,特制的火窑。
  莫少珩现在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情。
  光是寻找燃料,若是没有目的,恐怕一辈子都未必会有突破。
  莫少珩的优点就是,拥有上帝视角吧。
  加上上次开采石灰石做水泥,和各地的矿厂也有了一点联系。
  这一次办起事情来,就要简单得多。
  莫少珩要找的是煤矿。
  煤自然燃烧的温度在500到600左右,供氧充足的话,能到达800到1000。
  哪怕这样,依旧达不到让沙子琉璃化的高温,所以还得辅以特殊的火窑。
  煤矿因为颜色漆黑,若是有发现,定会有印象。
  还有烧制玻璃的沙子,也是有要求的,若是沙子中含有石英等物质多的话,烧制的玻璃就会越好。
  这样的沙子也好分别,在阳光下容易发亮的沙子就是了。
  莫少珩一边在深山老林中建火窑,一边在寻找煤矿。
  还好,没过多少时间,煤矿的消息就传来了。
  煤矿因为无法直接燃烧,发现煤矿的人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但因为外形奇特,所以莫少珩一打听消息,常年从事开采矿石的工人,就回了消息。
  接下来,莫少珩一边研究着玻璃的烧制,一边等着赵焰秋组织的新的一届的糖酒大会。
  赵景澄等学生,也由原来的迷惑,变得眼睛铮亮铮亮的。
  别人问他们,他们也不答,将自己的笔记本捂得严实得不得了,一脸的兴奋。
  随着时间推移。
  凉京城中的商队肉眼可见的变多了。
  除了南离的商队,怕是诸国的商队都来了。
  城门口,都能听到新来的商队的讨论声。
  去年来凉京的商队,可是赚了不少。
  可不是,本来还觉得北凉嘛,又穷又破,没想到第一批来吃螃蟹的人,还真赚大了。
  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喝点汤,现在生意不好做啊。
  有期待,有担心。
  他们还没有进城,但已经被震撼过一次了,因为水泥路。
  走过太多坑坑洼洼的道路,等走上这样的好路时,那种震惊可想而知。
  听说这路是专门为我们诸国的商人修建的,为了让我们方便的运输商品。
  我看着都修了好长了。
  听说,北凉朝廷的计划是,要让这样的路连通诸国。
  啧啧,实在难以想象。
  这样的路一看就特别费时费力吧?也不知道最穷的北凉哪里来的人力和财力。
  议论纷纷。
  等进城的时候,守卫的士兵还会提醒一句,进城后,需要尊守我们凉京的交通法,不要引起混乱。
  商队:
  作为走南闯北的商人,随遇而安,他们已经习惯了,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律法,他们也懂。
  但交通法是个什么法?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随着他们进城,就立马明白了。
  车必须走在车道里面,人必须走人的道路,都得走右边。
  看到有条纹的线条的时候,得根据路口的戴红袖套的人指挥走停。
  好奇怪!
  从来没有见过遇到过的奇怪。
  倒是凉京的百姓,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规律,连小孩上街,只要遵守规则,都不用担心被车撞了。
  不守规矩的,凉京衙会请你去喝茶的。
  他们其实也从其他商人那里听过了一些关于凉京的传闻,说得离奇到了极点。
  但,也只有真正走进这座城池的时候,才能发现这座城池的与众不同。
  凉京的百姓看着呆若木鸡的商队,身板本能地挺直。
  他们内心是骄傲的,这是他们的凉京。
  用莫少珩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当然作为传学博士,莫少珩还是希望凉京百姓谦逊一点。
  越涌越多的商队。
  有匆忙的商队,直接去了东市,那里有朝廷的商贸接待处,现在就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商品,选择运回其他国度售卖,一点时间也不用耽搁。
  当然,哪怕再忙的商队,恐怕也会流连好几天的吧,太多见所未见的东西需要他们前去体验了。
  越待得久越不想离开。
  除了这些匆忙的商队,也有愿意等一下的。
  听说,凉京准备召开一个春季糖酒会?
  这些人,更多的是去年来过一次凉京的商队。
  上一次的糖酒会,实在太让人记忆深刻了。
  说不得今年又能捞到什么好处。
  可不是,我听说,去年买到那仅有的十一瓶美酒的商队,回去之后简直一夜暴富。
  还有那花仙子的小白瓶,现在诸国的贵族,都是求而不得,真当成了神仙的宝贝在卖啊。
  别看进价贵,但售卖得更贵。
  也不知道这次的糖酒会,还有没有这样的商品。
  再等等看看情况吧,反正也不远了。
  凉京的气氛,暴涨得厉害。
  听说圣人都着便服微服私访过了,当然,莫少珩得到消息的时候,圣人早回皇宫了。
  凉京百姓也是感叹,我们凉京,怎么就这么热闹了呢?
  凡尔赛到了不行。
  春天,本是春耕的时节。
  除了忙碌着春播,商业也是昌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莫少珩将水稻的好处在朝堂上讲过了,所以今年春播,沿着运河开垦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改成了水田,用来种植水稻。
  圣人甚至还亲自去观看了插秧。
  还有就是,帮莫少珩种植甜菜,大豆的佃农也更多了。
  这是莫少珩去年实现了他的承诺,会完全回收别人帮忙种植的作物。
  怎么看,都比种粟米要赚钱,正应了莫少珩那句话,种经济作物。
  圣人也是看在,莫少珩种的大豆,使百姓的油价大大降低,方便了民生,这才愿意让莫少珩继续扩大种植。
  除了这些,还有一件对北凉百姓来说,影响十分巨大的事情。
  莫少珩和他的那些学生共同经营的牧场,开始对百姓售卖小猪崽了。
  让百姓家庭自己开始养猪。
  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养一头猪,过年了,也能吃个杀猪饭。
  一年一头猪,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饲养的困难并不大,并不会过多的加重农活。
  但却能让百姓真正的能吃得起肉,真正的,明显的,将生活品质大大提升一节。
  这对牧场的生意有影响吗?
  肯定是有的,百姓买了猪崽,虽然花了钱,但购买猪肉的需求就降低了。
  但,朝廷当初答应将那一片草原免费让莫少珩使用,条件就是,莫少珩推广猪的养殖。
  经历了这么几年,牧场的养殖已经稳定了,也是时候实现莫少珩当初的承诺了。
  所以,莫少珩在金殿上向圣人提出,全民养猪计划可以开始了的时候,整个金殿都震惊了。
  当初,猪肉腥臭,猪长不大,莫少珩是顶着这样的难题建设的牧场,百官也在疑虑,莫少珩的全民养猪计划不可能成功,因为实在太不划算了,那样腥臭的猪肉,哪怕养大了都没有人吃。
  但现在有人还会质疑吗?
  不可能,哪怕高居朝廷的他们都知道,现在凉京最好卖的就是猪肉。
  不仅便宜,还好吃,深受百姓喜爱。
  别说普通百姓家庭,贵族家庭都不嫌弃猪肉了,连他们自己,隔三岔五地桌子上都会有一道猪肉菜,他们家子辈,最喜欢吃什么猪拱嘴,猪耳朵了。
  现在,很少还会听到说什么猪肉低一等的话了。
  也就是说,现在推广全民养猪,完全没有任何助力了,连百姓也会悻然接受。
  莫少珩说道,现在牧场有大量的猪崽出售。
  请朝廷协助,让百姓前来购买猪崽回去饲养。
  现在唯一的难点,可能就是各家各户猪圈的修建。
  猪圈,其实就是搭建一个棚子。
  在凉京城内的百姓肯定就没办法了,没那个地儿,也影响环境,凉京城内的百姓是养不成猪的,最多也就在自己院子养点鸡鸭。
  但城外的百姓,完全可以。
  他们的房子都是一栋一栋的,不像现代,一个单元上百户人家。
  只需要靠着他们的房子的墙壁,在外搭建一个猪棚就可以养殖猪了。
  搭建猪棚,需要各地官员引导,不然会乱七八糟。
  甚至莫少珩将猪棚的设计图都带上了金殿。
  只需要根据我的设计图进行搭建,就是一个稳固的科学的猪棚。
  大家请看,这里是猪的食槽和水槽,这里是猪的茅坑
  饲养的时候,冬天需要铺设干草,这是猪睡觉的区域。
  众人:
  这设计得跟人的房子一样,功能还挺齐全。
  不得不说,莫少珩办事还挺周全,因为每一次他都将能想到的问题全都给你罗列得规规矩矩的。
  莫少珩再声明了一遍养猪的好处。
  其实百官和圣人都明白,若是都这样了百姓还不愿意养猪,那就是真正的所谓懒民,朝廷想扶都扶不起来。
  莫少珩说道,如此,如果计划顺利的话,不出几年,百姓家家户户每年至少都能吃上一头猪。
  金殿上,一阵沉默之后。
  圣人开口道,牧场的猪崽是否够量?
  莫少珩答道,满足周围几座城池的百姓,完全不成问题。
  以后,养猪的计划就需要不断地向其他城池扩展就行。
  哪怕如此,金殿上的百官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满足周围几座城池的百姓?
  要知道,这得多少猪崽?
  莫少珩敢说这话自然是有把握的,因为他最近烧制玻璃,就正巧去牧场看过了,那一眼都望不尽的猪崽,莫少珩自己现在想想都头皮发麻。
  当时,赵景澄等学生可是一屁股凳坐地上,看得都傻眼了。
  风吹草低,尽是牲口,当初莫少珩给他们描述的如同理想一般的无法想象的画面,竟然真的出现在了他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