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家宴 (一)
  第619章:家宴 (一)
  心里敲定了主意,一切都好办了。
  张府正厅的饭堂,昭阳候府送来的礼物统统被张耀之堆在桌子上,他回府也没有换衣裳,吩咐了后厨快些上点饭食,自己则是一直盘着从老沈那里顺过来的两颗金珠珠。
  不得不说,两颗金珠子重是够重。
  但这手感盘在手心里,难怪老沈整天都爱不释手。
  现在的时辰,还未到夜色展露的时候,但老张让人早早准备好饭食。毕竟有些事情只有在吃吃喝喝的时候,大家才好谈的开。
  借着回府休息的功夫,张耀之将丹青楼里发生的一切,都和夫人说道了。
  .........
  今儿丹青楼里,就属他老张的面子最大。
  听着丹青楼里的经历,张夫人的心神动荡开来,她本就是妇道人家,很少抛头露面的出去。
  今儿听了张耀之在丹青楼里,关于叶知闲的事迹。
  张夫人初见这孩子就心生好感,原本她只当是山野里来攀这层关系的穷酸小子,想要借助礼部司的这道门路,应付今年的大朝试。
  可真见了人,心里那些恶言恶语,反倒说不出口了。
  ..........
  叶知闲性子清雅,又是个难得一见的清俊少年。
  若非老张在家里念叨的太多了,张夫人心里也是喜欢的。
  如今,听了这个山野里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就在丹青楼画入九重楼。
  虽然张夫人不清楚画入九楼意味着什么,但自家这口子在丹青楼混迹了四五年,也没有混成一个名家。至今还在五六楼徘徊,就足以见到这九楼之资的珍贵。
  ..........
  “老爷,照你这么说.......
  今儿家里来的这一出,都是冲着那位叶公子来的?
  昭阳候府,韩将军府,这些都是长安城里扎根立足的名门世家,可不是我们这种小门小户比得上的。就因为丹青楼画了一幅画,就能被这么多家看重,追着过来送礼?
  那这孩子,靠着卖画的手艺,岂不是都能在长安安家立户了?”
  ............
  听完张耀之头头是道的分析,张夫人还是有些迟疑。
  她不是没有看过刚才浩浩荡荡的车马,和堆积成小山的礼物。
  她只是想不明白,一个初登府门连老酥斋点心盒子都买不起的山野少年,怎么跟着老张出了一趟门,还没有回家就变成了香饽饽,被人追着拉拢。
  ..........
  听着夫人的话,张耀之将手里的金珠子盘的噼里啪啦响。
  他晃了晃手,示意手上的两颗金珠子。
  ...........
  “所以说你们妇道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瞧见了没有,这可是沈胖子平日里心疼的跟亲儿子一样的宝贝。今儿丹青楼里,见到了我,硬凑上来塞给我的。
  换成平日,能有这样的好处?
  夫人啊,这里可是长安城。
  长安这个地方,一步登天的事情还少吗?
  ...........
  别的不说,丹青楼画入九重的名家,靠着卖画真能买下咱们家的这座宅子。
  我早就和你说了,知闲那孩子是稀世难得的大才。
  怎么样,你夫君的眼光不赖吧。
  就是这孩子一来就太出风头,让那么多人盯上。
  ...........
  当初是老师亲自教导知闲,他身上继承了我那老师的传承。长安城里昭阳候,韩老将军,还有翰林书院的莫院长,这些大人物都是知晓的。
  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拉拢知闲。
  ............
  我那老师当初在长安城里可是一号人物啊,若非靠着老师的余阴庇佑,我张某也不能落得一个礼部司的油水衙门。
  这些年在长安,我出自江宁先生门下的事情,各家各府并非不知道。
  这种事稍微一查,就什么都清楚了。
  可你瞧瞧,这些人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咱们送过礼。
  这些礼明面上是冲着我张某,实则......都是来网罗知闲那孩子的。
  这点门道心思,我还看得清。
  .............
  知闲他身怀老师的传承,未来的成就不会弱于他。
  昭阳候还有韩府那些人,就是冲着我那老师的传承去的。真要是顾及当年的情面,我们在长安扎根四五年的时间,也不见他们露面提及。
  这些人,一旦闻到了肉味,再偏僻的关系都能给你扒拉出来。
  今儿丹青楼里,大家都说是冲着我张耀之的面子。
  呵呵,我自己心里有数。
  我一个礼部司的五品郎中,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昭阳候和韩老出面相迎。他们迎的不是我,而是我那老师的传承,只当是知闲和我们家沾亲带故的,才会用我当个由头。
  ...........”
  ...........
  认定叶初雪继承了江宁先生的传承后,张耀之迅速将今儿丹青楼发生的一切理顺了。
  他本就是聪明人,只不过碍于情势,不得不装傻而已。
  有些事情,大家假装看不破,你好我好他也好。
  昭阳候等人,想要拉着他张耀之的大旗,来交好叶初雪的心思,老张说出来后,张夫人也是微微蹙眉。
  她凝望着放在桌子上的嫁衣,心中若有所思。
  跟着张耀之这么多年,张夫人的心思也是灵慧。
  ..........
  “如果真是这样,那昭阳候府和韩府真是下了一步好棋啊。
  知闲这孩子,有这么大的潜力。
  各家各府想要拉拢也是自然,他们怕是知道了我家清檀和礼部右侍郎的二公子定下婚约,虽然是口头之约,没有明媒正娶的下过定书,但这事情被他们知了,这嫁衣一送,算是彻底堵住了你的嘴。
  这事情应该是反悔不得。”
  ..........
  明白了昭阳候这些人,打着送嫁衣的心思敲的什么算盘。
  张夫人心里不经微微动荡起来。
  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
  礼部右侍郎的二公子的确是个良人,但一旦有了更好的对比,就显得仅是一般了。叶初雪若真继承了江宁先生的传承,不谈其他,光是靠着昭阳候府,韩府,还有翰林书院的支持。
  ...........
  这个孩子今年必定可以入仕,而且还不是九品起步。
  有这些人的保举,起步至少也是七品的实权衙门。
  怕是不到三十的年龄,就能超过老张现在的位置。
  这样好的苗子,换谁谁不心动。
  ............
  看出了自家夫人的心思,老张无奈的笑了笑。
  他盘着金珠子,开口说道。
  ............
  “哼,早些年我就说了知闲是个大才,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我想着和他结个良缘,你还不愿意,现在好了吧,人家多的是高门大府来抢。
  昭阳候府,韩府,多得是名门世家想要这个苗子。
  这些送礼的,随便挑出来几个,都比我张府的门槛要高。
  可惜啊,他们送了这一出大礼。
  清檀那丫头若是和礼部右侍郎家的婚事毁约,我张府也就落人口舌,处于下风。要不然我厚着脸皮,和右侍郎撤了这门婚事,将清檀许给知闲,这招灯下黑没人防的住。
  ...........
  冲着知闲这孩子的潜力,他身怀老师的传承,若我们真能变成一家人,我张家未尝不可靠着一代人就立足在长安城里,成为下一个名门世家。
  幸好,张某当年留了一手。
  虽然是一句戏言,今日就把他当真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张某的话,说出去从来不带反悔的。
  ..........
  夫人,清檀那姑娘和右侍郎家的婚事成了定局。
  还好,家里还有一个丫头。
  虽然清念下落不明,但我想趁着今晚的这顿家宴,趁热打铁,将清念许给知闲这孩子。硬要算起来,这也是当年的约定,君子之约,今日兑现,咱们再把定亲的文书和礼数一并做了。
  到时候,我不信其他家还拉的下脸过来登门抢人。”
  ...........
  眉头一紧,老张也是爽快人。
  快刀斩乱麻,原本张夫人对张耀之的这些小心思就存着半管半不问的姿态,算是默许。今儿听了张耀之对叶初雪如此期待,又加上看到了各家各府的态度和送来的礼物。
  张夫人此刻也是十分支持老张的决定。
  嗯,府里能多个靠谱的金龟婿,自然是最好。
  ............
  “你啊,这些年了心里还是惦记着这个事儿。
  成了,成了。
  我不管了就是,反正清檀的事情定了,清念那丫头只要你好摸好样的把姑娘找回来,就随你心意了。
  知闲这孩子,我瞧着也是挺喜欢的。
  若能成良缘,未尝不是一场佳话。”
  ...........
  有了老张的一番鸡汤和大饼,加上看到各府存着挖人墙角的心思,张夫人半推半就的应下了老张的心事。
  老张和夫人一拍即合,确定了心意。
  如今,就看今晚能否灌醉咱老张家未来的姑爷,好女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