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我要见一轮太阳升起,要铸造一段永恒的传奇,但这些险些被那群愚不可及的家伙毁了。”
  道尔顿完全不想再听这个疯子说话,他调转枪托,毫不犹豫地朝阿瑟亲王的脸上砸下去。
  “冷静。”
  女王收紧了搭在道尔顿肩膀上的手指,但没有任何想要制止的意思,冰冷地注视着阿瑟亲王挨了这么一下。
  “所以你封锁了圣城?”
  “只能说是暂时,他们想等拿到赎金就退回西乌勒去。”刚刚道尔顿的一枪托,砸得阿瑟亲王脸颊上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红痕,眼角流出血来,殷红的液体顺着他的颧骨向下流淌,他毫不在意,“有件事对您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那些老鼠逃跑后,罗纳人也跑了不少,天花被藏在圣物室,所以率先在西乌勒军队中爆发。”
  “不过……”
  阿瑟亲王露出一个微笑,已经不带怒火,而显得邪恶妄为的微笑。
  “我想您不会想要让这些人离开。”
  女王不说话,神色冷淡。
  但阿瑟亲王没说错,在得知天花在圣城内爆发后,女王就下定了决心不会让这一支西乌勒人退走。目前,他们是感染天花的主体,而天花的潜伏期可以长达两周。如果他们从圣城离开,在返回的路上势必会将天花大范围地传播开。
  而罗兰帝国与教皇国接壤,一旦教皇国内出现大规模的天花,很快就会传入罗兰。
  不论是为了保护罗兰的子民,还是出于人道不愿看教皇国内其他无辜者丧命,女王都必须将圣城封城到底。
  西乌勒人不会愿意留下来送命,他们现在之所以能够被阿瑟亲王约束在圣城内,不过是无法放弃能够通过圣城和女王达成交易带来的利益。
  他们很快就会离开。
  且不提这些西乌勒人本来就是他们的敌人,单单天花这件事来说,他们就必须死在这里,并且连尸骨都必须化为灰烬。
  “他们想用瘟疫击败西乌勒和您,想毁掉我的杰作在废墟上重建他们的帝国。”
  阿瑟亲王苍白修长的手指交叠在一起,笑容变得冰冷,像魔鬼再一次露出了他傲慢的獠牙,天空中尽是他招来的群鸦阴影,所过之处罪恶放肆蔓延。他的声音轻柔低缓,带着入骨的讥笑。
  “他们是在说什么笑话啊?”
  ………………………………
  这是个晴天。
  太阳惊人地刺眼,秋冬之交大地干燥地令人厌烦。
  穆萨将军忧心忡忡地等待着。
  作为名义上西乌勒的将军,谈判本该由他和罗兰女王进行,但阿瑟亲王笑意吟吟地让他待在圣城里,谈判的事情不需要他参与。面对那样一个魔鬼,他能说不吗?
  他不能。
  于是他留下来了,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如果是由他本人去谈判,恐怕不论罗兰开出再低的筹码,他都会同意。有流言说——主要是那些修士和教徒,这场瘟疫是神对他们这些异教徒的惩罚,因为他们不仅在教堂里杀人还打开了圣物库。
  穆萨将军当然不会相信这些流言,但问题是……
  为了便于撤退的时候能够尽快离开,军队驻扎在东北方向的一片较为低矮的居民区。圣城历史悠久,又几次遭遇劫难,建筑倒塌重建过许多次,房屋密集,街道狭窄。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染死的人越来越多。
  西乌勒的军队一贯以团结著称,没有抛弃同伴的习惯,但现在面对可怕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恐惧,甚至已经开始拒绝照看得病的同伴了。至于医生……掌握医术的修士逃走了大半,在进城的前几天又被士兵们屠杀了大半,剩下的寥寥无几。穆萨将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士兵死去。
  他们必须尽快离开。
  抱着这个念头,穆萨将军走进自己临时居住的房子。
  在他走进去的那一刻,他看到远处,几名穿着黑衣的侍从如鬼魅般站在墙角的阴影中。紧随着就是震耳欲聋的巨响,石板大块大块地砸了下来,烟尘中硝烟和硫磺的味道腾空而起。接着就是火焰……
  阿瑟亲王选择与女王谈判的日子,天气好得让人恐惧。
  在秋末冬初的干燥天气里,在难得的刺眼阳光里,大火以可怕的速度蔓延了开来。西乌勒骑士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发了什么事,圣城房屋密集,有太多木质的悬挑房屋和悬窗……很快整片居住区的火就已经连绵成海洋了。几处由西乌勒军队把守的堡垒也接二连三地发生骇人的爆炸。
  就像神将硫磺与火倒向了这座城市。
  火势之大,就连站在远处平原的人都能看到它腾起的黑烟和狰狞的光。
  “自第一次圣城劫难后,历代教皇都将加强它的军事力量作为工作之一。”阿瑟亲王不紧不慢地说,“它拥有自己的冶金厂和火药制造厂,城中三处仓库里一共储存了六百吨以上的黑火药。”
  所以圣特勒夫斯二世当时才有下达命令死守的底气。
  西乌勒人忽略了这一点,一如他们没有注意到暂时居住的房屋有着太多木质材料。他们虽然也逐渐地在使用火器,长久的习惯仍然使得他们难以对此有多少警戒。否则他们就应该在进入圣城后,第一时间控制住城中的武备仓库。
  但他们没有,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黑衣侍从们是什么时候将火药安放完毕。
  熊熊大火席卷了神在人间的城市。
  倾泻下硫磺与火的魔鬼从容地看向半神般的世俗君主。君主将枪从她的将军手中接了过来,沉静地对准了人间的魔鬼。
  “看,从此以后,你我的名字将在史书上成为新旧之交的里程碑。”
  阿瑟亲王面带微笑。
  女王扣动扳机。
  第132章 赐我玫瑰
  枪声响后,注定被人类历史记住的天才和疯子面带微笑永远地闭上了眼。
  黑衣侍从们冷静地上前,在得到女王的允许之后,带走了他的尸体。
  没有谁对阿瑟亲王的死流露出悲痛亦或者仇恨,就和他们的主人一样,这些黑衣侍从身上同样带着渗入骨髓的神经质,似乎在他们看来,阿瑟亲王的死亡无比完美令人羡慕。
  正如他所说,不论生死他都是胜利者。
  很快地,他们离开了。
  女王的视线停留在远处大火中的圣城上,她还握着那把枪。
  道尔顿走过去,把枪取走。
  注意到女王视线的焦点后,他顿了顿:“……原谅我的僭越,但请不要告诉我,您真的将这也看做自己的责任?”
  “该救世的,该替众生悲苦的是圣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打算去做个圣人。”
  女王收回目光,她的确认为自己该早一点解决阿瑟亲王,但那更像一个警示,提醒她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既然阿瑟亲王已经引燃了这场战争,她也不至于真将一切死亡归咎到自己身上。
  “罗纳人口超过二十万,逃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人仍然居住在城内。”
  阿瑟亲王放的这场火,几乎点燃了整座圣城的东部,火势还会继续蔓延,最后死的人不会是个小数目。但残酷一点说,这场火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在遏制瘟疫进一步扩散上。感染人数最多的西乌勒军队葬身火海,尸体直接被焚烧干净,除掉了天花最主要源头,剩下的要控制起来,虽然难,但已经不是没有可能。
  控制瘟疫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他的。
  教会既然将瘟疫当做武器,牺牲整个城市的人口,不在乎十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上百万人的死活,图谋的必然比让西乌勒人退兵要大得多。十四世纪黑死病的大流行动摇了教会的地位,现在他们想通过圣城沦陷后的大瘟疫来将世俗国家逐渐诞生的独立意识指控为劫难的源头,狂妄地奢想以此削弱世俗君主的权力,重新加强教会的权威。
  如果不是罗德里大主教之前恰好扣押了逃走的枢机团,他们或许……不,他们已经成功了。
  但现在多了另外一种可能。
  一件事能有许多种解释,瘟疫的爆发可以说是神对袖手旁观的君主的惩罚,也可以说成神对腐败堕落教会的失望……全看谁先掌握世人的喉舌。
  又或者说,全看谁能最快地愚弄百姓。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哪种解释,真相都不会被公之于众。
  “数以万计的人,他们或死或生,他们的苦痛就这样无足轻重。”女王轻声说,“把这么多人的命当成棋子的人,死后一定会下地狱的吧。”
  她不是圣人,不是愧疚。
  只是觉得无比嘲讽。
  她亲眼目睹着数以万计的生命苦苦挣扎,最先想的是如此利用这次焚城来遏制瘟疫,又该怎么利用这次瘟疫来打击教会……这何尝不是变相将整座城市当做一种牺牲?年少时期坚定地相信人道的宽厚重于政治性的事情,相信公正仁慈悲悯,相信正义永为正义,如今她又和那些教会的人有什么区别?
  牺牲,牺牲……
  为了国家,为了利益。
  “君主都是吮食死亡、鲜血与腐肉的食尸鬼。”
  女王站在光里,瞳孔印着黑色浓烟与红色火焰。
  “不要去想了,陛下。”
  道尔顿说。
  他没有试图反驳什么,没有试图争辩什么,那些话只能用来搪塞旁人无法用来劝说自己。她其实不需要为此感到悲哀,因为没有人能指责她的行为,但世人的指责其实无关要紧,真正能拷问一个人灵魂,并使之痛苦的唯有他自己的良知。
  而她的确是拥有良知的君主。
  所以他只是上前,伸手覆住了她的眼睛。
  “我们只是凡人。”
  ……………………………………
  罗德里大主教在半路上接到了由道尔顿护卫着折返的女王。
  看到女王平安无事后,凯丽夫人一下子放松下来,险些直接瘫在地上。女王有力地握住她的手,将热泪盈眶的凯丽夫人拉了起来。
  “我们必须立刻封锁圣城。”
  女王一边走进房间,一边快速地说。
  瘟疫之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扩散,是因为在此之前,阿瑟亲王借助西乌勒的军队,封锁了圣城。现在阿瑟亲王死了,西乌勒军队也几乎都在火海中丧生,恐慌至极的罗纳居民一定会想法设法地从圣城逃走。他们有这些想法无可指摘,但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像传播黑死病的老鼠一样,将天花向四面扩散出去。
  原本是为了在谈判时保证女王安全的军队,没有跟随女王一同回来,而是直接前行,驻扎在圣城的几个城门处。不论是谁,逃出圣城就立刻会被击毙。依靠这种残酷的手段,短时间内不会有人逃出来。
  但在死亡的压迫下,城中的人很快就会组织起来,冲击外面的封锁线。
  “让军队接手。”女王说。
  残忍而又现实地说,假如发生瘟疫的不是罗纳城而是一个小一些的城镇,那么现在他们要做的不是进入圣城,在控制瘟疫的同时努力拯救它,而是让保证火势不灭,把整个城市人、尸体和疾病全都烧掉。
  然而,罗纳是圣城,人口不仅超过二十万,还在政治、宗教和经济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了,连同女王在内,所有此地的重要人物的声誉都将受到毁灭性打击,以鲁特帝国为首的其他国家,还能以此为借口对罗兰帝国发动进攻。
  “请将这个任务交给我,陛下。”
  道尔顿冷静地说。
  发生瘟疫、饥荒的时候,往往也是军队最容易产生哗变的时候。如果由普通的将领接受率兵进入圣城,不仅不能起到封锁和控制作用,还有可能产生新的混乱。目前来说,道尔顿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女王看了他一眼,点头同意了。
  几人紧接着讨论起道尔顿执行这个任务率领的军队人数,单看军队素质来说,道尔顿一手带出来的那支军队最为合适。但那也是目前罗兰帝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不能全部让他们进入圣城承担风险。经过简单的商谈之后,由道尔顿将自己的部分军队打散,混合起来重编了一支约三千五百人的部队。
  剩余的军队又分为两路,一路由女王率领调转回国,一路北上既威慑虎视眈眈的鲁特帝国又“收复”那些先前被西乌勒人攻占的城市。